忍者ブログ

[PR]
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[摘]书仪

摘自《遗我双鲤鱼》中《尺牍小析》,作者袁媛,一切权益归作者所有。
考据派古言写作可供参考
.
所谓书仪,就是写信的程式和范本,供人模仿和套用。根据周一良先生考证,目前可考的最早书仪为西晋书法家索靖的《月仪》。每月两通,以四字句为主,结合月份提供书信的例文。南北朝之后,书仪愈加流行,……,类型也多有扩展,不再只是局限于月份,出现了内容更为广泛的综合性书仪(如唐杜友晋《吉凶书仪》、元代《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》)、专门适用于表奏状启等公文书信写作的书仪(如宋任广《书叙指南》)等不同类型。
书仪典籍虽多,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,但其内核却是一以贯之的。那边是如何恰如其分、具有风度地写好一封信。恰如其分,即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不同关系与地位差别,使用相应的礼仪规矩和用于,有礼有度。具有风度,则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况,运用典故,书法情感,灵活多变,蕴藉真挚。
如何达到恰如其分,具有风度的效果呢?古人首先从结构上予以规范。唐人谈到尺牍的写法,说:“先标寒暑,次谮彼人,后自谦身,略为书况。”此语揭示出古代尺牍的基本结构:要先结合时令表达问候,近乎“嘘寒问暖”;而后要对收信人表示尊慕,对自己则要谦卑贬抑;此外,再对写信的本事加以交代。到了宋代以后,尺牍结构进一步完备细化。较为正式的尺牍一般包括九个部分:具礼、称谓、题称、前介、本事、祝颂、结束、日期、署押。“遗为双鲤鱼”展览中的《李应祯致吴宽札》是一封结构殊为完备的尺牍。下面以之为例,对尺牍的组成部分略作说明。
信文录之如下:
应祯顿首拜书。
匏庵谕德先生契兄执事。
应祯久不闻问,驰仰何可言。归得所惠书,良以为慰。原晖遽尔长逝,不胜悲悼。吾兄手足情深,何以堪处?然亦无可奈何,幸勉强以安客怀。仆江湖之役倦矣,今仍差往湖广,以完前件,情思亦殊不堪。此行须冬近才得还,不烦记念。世贤、玉汝诸故旧未得一一作书,幸为致意。余不多及,惟照察。
六月廿四日应祯顿首再拜。
《童中州集》序企望久矣,早发下为荷。至祝至祝。
具礼,又称“前具礼”,是写信人在起首处对收信人表示尊敬之语。李氏信中“应祯顿首拜书”便是具礼的一种。此外常见者还有“惶恐”“稽首”“端肃”等等。
称谓,是对尺牍双方长幼亲疏关系的表示,如“契兄”“贤弟”“老友”“亲家尊道丈”等等。上牍中称吴宽“匏庵谕德先生契兄”(吴宽,号匏庵,曾官任右谕德,因而被称为“谕德先生”),表示他与吴宽为同辈。
题称,是对收信人表示尊敬的辞令,如“阁下”“座前”“足下”“左右”“膝下”“侍史”等等,意思是写信人比收信人地位低下,要通过对方的左右、侍从将信呈交给对方。上牍中“匏庵谕德先生契兄”后所跟“执事”既是题称。执事,指左右侍从之人,与“侍史”意近。
前介,是本事之前的开场白,或表达问候、瞻仰,或叙及时令,或作祈颂。上牍中“应祯久不闻问,驰仰何可言。归得所惠书,良以为慰”便是。李氏先叙久绝音讯,十分牵挂,后言妥收来信,甚是欣慰。
本事,是信的主要内容。上牍中,本事为“原晖遽尔长逝……”至“幸为致意”一段,主要说了三件事:其一,对吴宽弟弟原晖的过世表示哀悼,并请吴宽节哀。其二,交待自己近期将去湖广办差事,至冬方归。其三,请吴宽向世贤、玉汝诸位转达并致意。
祝颂,是对收信人表示关切祝福之语,如“千万珍重”“伏惟纳福”等。上牍末“至祝至祝”也属于此类。
结束,为结束信函之语,如“谨复”“不备”“不宣”“不一”等。上牍以“余不多及,惟照察”为结束语。
日期,即写信的日期,通常只纪月日。其所系年份,需另加查考。如上牍末仅纪“六月廿四日”。信中提到吴宽弟原晖新逝,据此可知此牍书于成化二十一年(1485)。
署押,是信末的签名,名后常常加附行礼,如“某顿首再拜”“某顿首”“某拜覆”“某拜禀”“某手启”“某手状”等等。上牍中李氏便用“应祯顿首再拜”,以示郑重。
此外,牍末附有“《童中州集》序企望久矣,早发下为荷。至祝至祝”一段,一般称作“附述”。附述,大多为与本文无甚关联之语,附载于信末余纸之上。常注上“又及”二字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尺牍的结构并非全然固定。各部分位置可以变化,某些部分也可以省略。尤其是熟悉的朋友之间,尺牍往来校为随意,于结构多有减省。如《文彭致钱毂札》一札:“雨窗无事,思石翁册叶一看。有兴过我,试惠泉新茶,何如?彭再拜。叔宝老弟。辛丑三月十四日。”此牍中,具名与署押合一,称谓置于信文之末,其后未用题称;直叙本事,既无前介,祝颂与结束。但读起来,却倍觉亲切。
古代尺牍中另一引人注意的格式是平缺。平缺式,又称平阙式,是古代常见的一种书写格式,指在行文中对于特定词汇或提行另写(即平出),或空格缺字,以对相关的人事表示尊敬。它由来已久。根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,大约始于秦代。汉代官文书中已广泛使用平阙,比如遇到“皇帝”一类的词语往往抬头另起一行。到了唐代,被官方确定为制度。《唐六典》即明确规定:“凡上表、疏、笺、启,及判、策、文章,如平阙之式。”
PR